在「再談海龜策略」文中,提到在大盤整時期,就算有濾網,還是避免不了假突破進場的停損,那時,應該有人想到要改用逆勢策略。
雖然大部分的市場,在大部分的時間是盤整,照道理做逆勢區間交易,應該比較好,但實際上,逆勢策略相較下是比較困難的。
困難的地方在於不能事先確認盤整何時結束,逆勢部位最怕的就是趨勢,當趨勢來的時候的虧損是可怕的!
趨勢來的虧損,當然有對策,就是停損!
而且不能只是停損,還要控制住每筆停損的金額,盤整區間通常不大,扣掉交易成本,利潤通常很小,靠的是勝率與交易次數,但有人會冒險用槓桿來增加利潤,一旦出現異常的停損幅度或次數,後果將不堪設想,歷史上有一個很有名的例子,就是美國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(LTCM),這個故事就留給讀者自行搜尋了。
其實,逆勢與順勢,只是不同時間架構定義下的差異,極短線買進看似逆勢,短中線可能順勢,短線看似逆勢,極短線其實已經是順勢了,這樣就有中線保護短線,短線領先中線的概念。後者,有人稱為右邊交易;前者,就是《超五系統交易》書中提到的短線區間策略,其實是順著中期趨勢的方向來做逆勢區間進場的。
這兩者的逆勢策略,相對來說,是比較保險的。
當行情在大的震盪中,出現AV轉甚至NM轉時,當沖或突破留倉策略可能會遭逢大的虧損,可是順勢做區間策略,可能會因此獲益。